导 航

查看: 1592|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行访春记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8万

帖子

2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0478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18 11:13: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黄山松涛 于 2023-4-18 11:26 编辑

                                   烟台晚报2023年04月17日
                              南行访春记
                                   吴殿彬(大河奔流) 撰文/供图
      早年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是个万花筒。”很有些不以为然。及至生活磨砺不断增加,多少有点领悟。而今年南行访春,让我知道了这个“万花筒”的真正含义,是每时每刻的变化,而且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变化。正是这种人为无法掌控的变化,才使人生沐春而生,使一切的失去与赐予都氤氲成了感恩的因子。
     一、
      这次摄影家团队南行访春,是中央数字电视摄影频道烟台工作站组织的疫后第一次大型采风活动。“黄山松涛”站长自春节过后,就忙着看花期、联系采风地、规划采风路线。他在群里说,这次采风拍片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大家放飞心灵、领略春天。因此,皖南苏北采风路线活动并不紧张。第一天从烟台直接到安徽的三河古镇住宿,第二天上午拍摄三河古镇,下午前往舒城县万佛湖景区拍摄,第三天上歙县深渡凤凰岛,第四天拍摄大洲源文昌古道,第五天拍摄石潭风光,然后赶到黄山脚下的汤口;如果赶上好运气,全体上山拍黄山云海,如果没有云海,临时调整计划;第六天前往芜湖响水涧拍油菜花,再赶往洪泽湖白鹭园去与白鹭“相亲”。对于旅游团队来说,好像景儿不咋地,但对于摄影团队来说,已是很丰富多彩了。
其实大家真是抱着放飞的心情前来参加这次采风的。大包小包,长枪短炮无人机,欢声笑语,问长问短话家常……从老烟台电影院绿森门前出发,再到开发区和栖霞接上两拨影友,42个人的团队,浏览着大巴车窗外山东的灰绿、江苏的淡绿,到黄昏半临的时候,我们就到了安徽三河的翠绿世界里。
      说是灰绿,是我看到车外原野,柳树梢上刚出了个嫩芽芽,路边的树还是一片初春的灰绿装,远望山野,我们的丘陵也是灰不拉叽的一片,甚至到了日照的平原上,大部分的树们还在春捂,冬天的老皮还觍着脸,即使松树也蒙着一片好像白雾的东西。到了江苏地界,好像是过了淮河,进入了一片平原,明显感觉这里已经发动春天的第一拨攻势了。湖边有人在钓鱼,也有人在水里做什么营生,报春的柳树吐出了绿叶,成了带微黄的绿,而高速路边上竟然有一道道连绵的“红花带”,远处的村庄在隐隐约约的空濛中一闪而过,这红花带和原野的绿,加上村庄的房舍渐渐有屋脊的装饰和江南的韵味,便让这绿透着淡淡的鲜嫩。我叫不出高速路的“红花带”树是什么名,在一个休息站用手机一查,原来叫石楠。其实我们烟台也有,只是烟台的冬青比石楠更多一些。
当马头墙随着大巴车的行进多起来的时候,我们烟台那种石头墙和江苏北部半截石头墙的“杂色”全然被马头墙的洁白取代了。那马头墙从上到下通体一片白,上面是两边翘起马头样装饰的黑色屋顶,显示着它们的高贵和典雅。江南的风光开始涤荡去我们心中的杂念和生活的缠累,心情渐渐从灰蒙蒙的底色里走出,变得亮丽起来。
其实,我大体知道这三个色泽的地域划分在地理上的位置,我也曾经走过类似的道路,却从没有像这次一样能够明确地感到它们的分野,好似牵连又似乎清晰,而清晰中又带着粘连。生活原本就是这样,想让过去不再粘连,而似乎没有这种粘连便没有现在的清晰,这种似此非此的感觉,正是三种绿的变迁随着高速大巴给我描绘的。如果没有高速大巴一直不停地描述着窗外的风光,坐在飞机上是画不出的。
      二、
      一路上的故事自然不会少,但最出乎我意料的,是关于黄山的拍摄交流。
说实话,大家都把黄山当作一个神秘的景点。说它神秘,是因为它的云海,它的迎客松,在全世界都是有名的,我们每一个摄影人,都以拍到黄山云海为荣——其实要想随意拍到黄山云海,那是一种缘分,可遇不可求。除非你执意要拍云海,在合适的季节在山上住着。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大家对黄山云海都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虽然“黄山松涛”有当地的“摄影探子”给指引,但“探子”也是控制不了云海出没的。“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我们只是带着一种希望,而希望这东西本是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
正是在这种心境中,同行的栖霞摄影家协会原主席苏春君,走到我的座位前,跟我讨论他拍摄黄山云海的长短。别的拍摄我不敢说,如果说拍黄山云海,苏春君绝对是行家里手,也是我们这个团队首屈一指的。他去年出版了《水墨黄山》大型摄影画册,是他历时20个春秋拍摄黄山的结晶。“拍摄黄山最困难的是由于天气的变化莫测而导致景象的瞬息万变,时而艳阳高照,有景无画,时而乌云密布,不见真容,为拍到一幅佳作,常常要在风雨中、在雪地里,披星戴月等几个小时甚至等上几天……”一本181幅大美黄山的照片,让我肃然起敬。敬畏大自然的无穷变化,敬佩苏春君的这种真诚的奉献精神。我在《烟台晚报》上发文予以评论,而现在他又要跟我谈论创作的具体技术,目的显然是让大家顺便听听,以便在后面拍摄黄山时,能够有所借鉴。其实,我这个三脚猫的摄影功夫,哪里能谈他的技术操作呢。
艺术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都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甚至到了某种程度,无言,一切尽在不言中。比如苏春君的黄山照,如果你不看画册,就是我用千言万语也难以把一幅画描述出来——这就是文学的无用。我甚至想象,如果这次到黄山能让我们拍到哪怕是云海的一片鳞,哪怕是拍到黄山迎客松的一个清楚面庞,那就是谢天谢地了。因此,在“黄山松涛”告诉大家黄山没有云海时,我依然要上迎客松,梦想弄一个纪念照。谁知迎客松下人头攒动,把雾气都挤得稀了,我自然是白上黄山一趟。
但让我十分欣慰的是,我拍了一幅《黄山建设者》的纪实照。那是五个工人戴着红黄安全帽,在黄山道边砸石子的群体照。厚厚的黄山雾里,游人们从他们身后走过,我的心被劳动者所牵动。等我走到高处,再回头拍他们的照片时,我肯定他们是组成黄山的一部分,黄山大美,不仅因为有迎客松,有云海,有毛主席“江山如此多娇”的刻石,更有这些普通劳动者的心血和汗水。我在那里等着,等着他们五个人中有一个站起来做点啥,因为他们五个人一溜砸石子,虽然有韵律感,但缺乏动感……我端着沉重的长焦,等着,等着……终于,在厚厚的雾中,我看到一位工人站起来,挥动着他的坐垫……好了!一次快门就把黄山的大美瞬间记下来了……
       三、
      “黄山松涛”布置南行采风访春的作业,要求每个人交十幅不重复的照片,目的是筛选后拿到中央数字电视摄影频道去播放。在大约三千来张片子里,选几张亮丽的“糖水片”还是有的,但我不想那样,我想表达另一种感觉,那就是绵远的具有深思的故事性。
      其中一幅是《云水山村》,那是崇山峻岭环绕的一个山脊上的村庄,村庄顺着山脊建设,村庄两头的马头墙都很高大,甚至使整个村庄看似一个大的整体徽派建筑;村庄周围是黄黄的油菜花,本来前景还可以用上跟前红红的桃花,然而,我没有让它亮丽,我取了那种灰色的调子,做成了云水相连的低调片。
在这幅低调片里,我隐藏了这次南行访春最深的感受,那就是大家对我的爱护和帮助。
颖悟是位老摄影家,从第一天他帮助我拿行李,帮助我把小相机的写保护开关设置解除,到他早晚带着我一起拍那弯弯的拱桥,都使我感到温暖。特别是在文昌古道下山的时候,我因为体力不支,在小路的蹬道上,身心乱颤颤,竟然在一棵横在道上的大树前跌倒了。与我同行的开发区吕布,用他比我矮一个头、瘦半个身子的躯体,半抱半搀扶着我,一步一个台阶,走走停停歇歇,从高山的半坡一直把我扶到山下的公路边。我的腿战战着,浑身无力,心中感恩。他的老父亲曾是我年轻时候的领导,年轻时我不懂事,等懂事了,想想老领导的教导,每一句都像对自己儿女一样真诚。我坚持着等到车来,他扶我上了车,脸上才露出了笑容,那蓝灰色的上装仿佛透出了汗水。按照我曾经的职业要求,应当数清楚他扶我走下了多少级台阶,而那时我心里清楚,数不过几个台阶,就会因为疼痛而放弃。我心里当然更明白,这种无私的爱,岂是用数量可以计算的。那是人生的一种际遇和恩情,是人生一辈子都不能忘的情谊。
       由于我长期伏案的原因,体力已经严重透支。双腿从脚到大腿,一动肌肉就痛。但我还要上黄山,因为早年上黄山是一个劲爬上去的。这次访春,上黄山拍云海和迎客松不是我的目的,我心中想的是,无论如何也要上黄山,跟年轻时给我启示的黄山老友再会一次面……在上山的蹬道上,一位红衣女子扶着我,在下山的路上,这位女子搀着我,以至于让人误以为我们是老伴。她是“梦在远方”,是多年的老摄友了。她有独特的观察思维,片子别具一格。她对我说:“我不信这不信那,但我要做善事,帮助人。”她曾陪一位摄友两次到医院打吊瓶,却不说一个烦字。她比我大,我称她老大姐。她不仅保护我上黄山,还时常帮助我拿行李。
同行的小朱,是个性格开朗大方的年轻人。她闪了腰,却不服输,跟着大家上凤凰岛,坐在油菜花间的小路上让我拍照。她的坚强性格,给了我力量。从黄山下山时,她打了一辆出租车,让我和“梦在远方”、还有一位腿脚不灵便的摄友坐车一起到宾馆。我给她车费,她硬让微信自动退了回来;我累得偏头痛,她就把自己进口的止痛药送给我吃……苏春君晚上给我腿上抹烧酒,后背也抹烧酒,然后给我刮痧,一边刮一边说:“太累了,你受不了。”我听他的话,就在宾馆里休息,西递村、桃花潭我就没去。“黄山松涛”得知我的状况,在晌水湾的景点上,特意叮嘱我:“你在这里拍几张就坐车回去吧,不用再跟大家到其他地方去了。”关心的话语,一直透到心里,把大家的爱融化成一种春天特殊的柔和暖意,在我心头荡漾,跟我的心说话……
      其实,团队里每一个人,都有故事,都是春天的一缕光。摄友发来用无人机给我拍的照片,这也是令我意外的收获。生活正是这样,在无法掌控中变幻出痛苦与欢乐、艰难与幸福。南行访春,用千言万语难尽其一,而这点点滴滴,是我一生宝藏库里一个珍宝盒。它光彩熠熠,正如那柳梢头的绿,岁岁年年,都会在我心头荡漾春意!


022.jpg (201.92 KB, 下载次数: 5)

022.jpg

==8群山怀抱观景台.jpg (407.37 KB, 下载次数: 4)

==8群山怀抱观景台.jpg

1===黄山建设者.jpg (234.97 KB, 下载次数: 7)

1===黄山建设者.jpg

4===古镇环保船.jpg (145.71 KB, 下载次数: 7)

4===古镇环保船.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1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85281
沙发
发表于 2023-4-18 11:2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8万

帖子

2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04788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3-4-18 11:24: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黄山松涛 于 2023-4-18 13:06 编辑

这是大河奔流参加皖南苏北采风回来后写的一篇大作,从字面上看出大河奔流老师用另一种眼光收获作品,其实,他的文学功底十分厚重,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这篇文章我读了两遍,觉得有很多文化视觉和看待艺术的眼光,就是艺术家的眼光。从这里也学到了新鲜的东西,又一次开阔了看问题的视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0

主题

8万

帖子

1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73101
地板
发表于 2023-4-18 13:3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7

主题

9863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930
5#
发表于 2023-4-18 16:4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1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324
6#
发表于 2023-4-18 17:1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1

主题

7万

帖子

15万

积分

总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0975
7#
发表于 2023-4-18 17:1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1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324
8#
发表于 2023-4-18 17:2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1

主题

7万

帖子

1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9311
9#
发表于 2023-4-18 19:0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38

主题

6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7095
10#
发表于 2023-4-18 19:0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16001410号-1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799号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小光圈

GMT+8, 2025-9-24 01:39 , Processed in 0.126958 second(s), 23 queries ,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