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产生于神秘的道教仪式,
却在民间生根发芽,
八卦推演,它有鼓的阳刚,
风生水起,它有舞的阴柔,
它是山东民间舞蹈的瑰宝,
是中国道教舞蹈中的一朵奇葩。
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八卦鼓舞。
八卦鼓舞源于道教。山东栖霞,是它的发源地。
这里诞生了道教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后被成吉思汗封为“神仙”,统领全国道教。栖霞也从此成为远近闻名的道教胜地。为纪念师傅王重阳,丘处机在今庙后镇上林家村附近修建了重阳宫。据《中国古代文化丛书》记载,重阳宫鼎盛之时,道士达百人之多,声势浩大,道观内祭祀活动规模宏大、体式严整。
道教以阴阳观认识世界,八卦来自于阴阳,阴阳是八卦的核心。在举行宗教仪式时,需要鼓乐配合,八卦鼓舞由此产生。它的作用是祭祖、祈福、辟邪等,因为与农民祈求风调雨顺的理想不谋而合,八卦鼓舞因而走下圣坛,流传于民间。而重阳宫所在的庙后镇上林家村则近水楼台,得风气之先,成为民间八卦鼓舞的发源地。
民间的八卦鼓舞,以上林家为中心,向周围地区辐射,向东传播到烟台市福山区,演变为福山雷鼓,向西传播到牙山一带。在流传至今的栖霞民谣中,还可以找到它的影子。在广泛流传于栖霞的民歌《于七抗清十二月》中唱到:“五月里来开石榴花,八卦战鼓击雷响。”于七是明末清初栖霞人,1661年在牙山举起反清义旗,八卦鼓舞为农民起义军壮过声威。从这里不难看出,在340多年前,八卦鼓舞就已经成为栖霞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 老家距上林家村三华里,儿时,八卦鼓舞留下深刻的记忆和情感,因而,也成为我拍摄的专题。 请各位师友见图,欢迎点评,并留下宝贵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