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光圈

标题: 大巴扎的故事——艰难的沟通 [打印本页]

作者: 岁月如歌    时间: 2017-6-14 16:43
标题: 大巴扎的故事——艰难的沟通
4.19号,我们赴新疆采风团采风任务圆满结束。大部分团员选择了翱翔  蓝天,带着或手机或相机里满满的大片,挥挥手,飘然返回。这一刻,满足感,愉悦感,抵消了采风过程中的疲痨和艰辛。这一刻,采风过程中的遗憾事,冤枉事,全部烟消云散。对每一个离开驻地踏上返程的人,大家都会真诚的送上“一路平安”的祝福。

坐火车返回的5人年令相加超过了300多岁,就是这样的一支小分队不顾疲劳,利用乘车前的几小时来到了乌鲁木齐的大巴扎。到大巴扎也是我个到新疆采风希望能停留的一站,我到大巴扎并不是想去购物,而是把大巴扎当成新疆采风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景点。这也是我坚持座火车返烟的原因之一,因为座火车就以为着有时间到大巴扎,到了大巴扎就有可能拍到民俗人文方面的片片。千里迢迢来到新疆,而因微不足道的原因,失去天赐良机,就太遗憾了 。去了大巴扎不一定会拍到理想的片子,不去大巴扎,你连“不一定的机会”都没有。

新疆国际大巴扎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大巴扎,集伊斯兰文化,建筑,民族商贸于一体。是新疆旅游业产品汇集地和展示中心,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和市民参观购物,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大批游客。因此,新疆国际大巴扎是名付其实的“新疆之窗”“中亚之窗”“世界之窗”。做为一个摄影人,你没有任何理由不抓住这么好的机会去大巴扎走上一趟。就算是能拍出一张自己满意的片子就不虚此行。退一万步讲,如果一张满意的片子也没拍成,单纯走于民族风情与文化当中,那不一样的感觉,及能丰富自身的阅历,又能从社会百态中获出知识。在大巴扎的欢乐广场上,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目标,希望能拍几张自己满意的片子,如果运气好的话,没准还能拍到大家喜欢的片子呢。

我在广场转悠的过程中,我看到三个维族老人在和武会长说着什么,武会长面对三位维族老人,面部表情非常严肃,双臂抱于胸前,表现出明显的防范意识。同时也在尽力想听懂对方在表达什么。几米外的我,第一感觉就是情况不妙,我们要有麻烦了。见下图:



作者: 岁月如歌    时间: 2017-6-14 16:52
在武会长和他们沟通中,仔细听,能够听到一串串的维语中,夹带着个别的汉字发音,如————你———三块———行不行———三块———行了吧等。从维族老人的语态及面部表情,我们也感觉到他们也没有什么恶意,是在诉求什么,经过双方的努力,沟通有了进展,从语名中断断续续跳出的汉字,经组合,推测,猜测,再组合,再询问,最后总算弄明白了对方的诉求,三位维族老人也从焦急的心态中平和下来,脸上有了微笑,我突然发现,老人有着一张非常慈祥的面孔,这一刻我呼出了一口长气,心情也放松下来了。原来,三位维族老人是从外地来大巴扎的,想在这个地方合影留念,误认为我们是广场上的商业摄影要武会长给他们照相,并每张照片给武会长“三块钱行不行”,“每张三块钱行了吧”。这么简单的问题沟通了近半个小时,语言不通真是害死人啊。见下图:


作者: 岁月如歌    时间: 2017-6-14 16:59
三位维族老人弄明白武会长的建议并进行了内部的协商,。见下图:


作者: 岁月如歌    时间: 2017-6-14 17:01
完全同意武会长的建议,维族大婶非常兴奋,看她张开双臂的姿势,真想给武会长一个大大的熊抱。见下图:


作者: 岁月如歌    时间: 2017-6-14 17:02
武会长开始为他们拍照,因为当时的环境因素,这张片子没能把武会长拍照时的英姿纳入镜头,非常遗憾。见下图:


作者: 岁月如歌    时间: 2017-6-14 17:04
拍完后,立即回放每一张片子给他们看,从三位维族老人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出他们的惊喜。见下图:


作者: 岁月如歌    时间: 2017-6-14 17:05
这位维族大婶,估计是老花眼,还要把手机放远一点再看一眼。见下图:


作者: 岁月如歌    时间: 2017-6-14 17:07
维族大叔面带微笑,向武会长致谢。见下图:




作者: 岁月如歌    时间: 2017-6-14 17:08
维族大叔表示感谢之情,提议合影留念。武会长也为自已能为促进民族团结,共建合谐社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而高兴。


作者: 岁月如歌    时间: 2017-6-14 17:10
维族大叔在和武会长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有镜头对着他,他立即面带微笑转向镱头,这一气呵成的动作,使我想到了国家领导人在接见外宾时面对记者所摆出的造型。我工敢负责任的说,这个维族大叔肯定常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见下图:


作者: 岁月如歌    时间: 2017-6-14 17:11
维族大叔把自己的头上的帽子摘下给武会长带上,要求再次合影留念。这一不起眼的小举动,实际包含了对武会长的付出,表示了深深谢意以及莫大的信任。见下图:


作者: 岁月如歌    时间: 2017-6-14 17:13
后记:(1)通过个小故事,有一个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小问题,我们大家都挂着相机在大巴扎的欢乐广场晃悠,三个维族老人为什么单单找了武会长给他们拍照片呢?他们又是怎么知道,几个摄影人中,武会长是最专业最好的那个人?
(2)最后一片,也就是武会长戴维族小帽和维族大叔合影的那张,是我借用小雨的片子。我拍的这个镜头没端稳相机,全部糊了。为保证故事的完整性,不得已而为之。特别说明。


作者: 天哥    时间: 2017-6-14 17:32

作者: 黄山松涛    时间: 2017-6-14 18:26

作者: 凝固的瞬间    时间: 2017-6-14 19:12

作者: 四渡赤水    时间: 2017-6-14 20:05

作者: 布丁果果    时间: 2017-6-14 23:49
图文并茂,小分队比我们多了一个景点。
作者: 寒江雪    时间: 2017-6-15 21:04
本帖最后由 寒江雪 于 2017-6-15 21:29 编辑

厚重精练故事性强的图文社会片,大窗口展示
作者: 男博万    时间: 2017-6-15 21:24
观看后很感动,是一组很生动感人的故事作品,太好了,难以从记忆中抹去
作者: 日月皆空    时间: 2017-6-15 21:28
非常感动的一组高水平的组歌啊!我被感动了!
作者: 秋天的小雨123    时间: 2017-6-16 07:10

作者: 海天一色    时间: 2017-6-16 10:01

作者: 青儿    时间: 2017-6-16 12:17
有意义
作者: 自然之子    时间: 2017-6-19 11:47
民族情,兄弟情。
作者: 曲径通幽    时间: 2017-6-20 21:03





欢迎光临 小光圈 (http://www.xiaog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